5月10日凌晨,京東第四度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提交招股書,確定本次IPO定價區(qū)間為每美國存托憑證(ADS)16美元至18美元(每一個ADS代表兩股京東A類普通股),預計發(fā)行93,68 5,620股ADS,此外還將授予承銷商最高14,052,840股ADS超額配售權,即最高發(fā)行量為107,738,460股ADS。
“發(fā)行價格區(qū)間和發(fā)行數量的確定可以說是美股上市關鍵時間點,若后續(xù)不涉及重大訴訟而被迫更新招股文件,基本走到了這一步就可以視為整個招股書披露尾聲,接下來就是企業(yè)上報所有上市資料到納斯達克,正式啟動招股上市!币晃缓M釯PO中介機構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。
京東四度提交招股書背后,與阿里巴巴之間的上市電商第一股之爭無疑已呈現(xiàn)白熱化趨勢!熬〇|上市時間點若晚于阿里將會非常被動!币子^智庫電商行業(yè)分析師卓賽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。
“一方面,相比于京東B2C的模式,海外投資機構無疑對阿里的B2B模式更加感興趣,從對阿里和京東給出的截然不同估值就可以看出;另一方面阿里在國內電商板塊的霸主地位短期難以動搖,打包上市的大平臺業(yè)務又獲得了市場青睞,所以阿里什么時候上市已經不是關鍵,而相對弱勢的京東如何上市布局才是現(xiàn)階段雙方博弈的關鍵!
“上市時點爭奪激烈”
“在這個市場上,只有人記得第一,沒有人會記得第二!庇须娚绦袠I(yè)人士對于京東、阿里上市之爭如此點評!皳屜码娚躺鲜械谝还桑馕吨湓谫Y本實力、承銷團隊方面都更勝一籌,在后續(xù)資本運作和產品推廣方面無疑將占據先發(fā)優(yōu)勢!
而阿里和京東對于“上市第一股”的爭奪亦從未間斷。早在2013年年初,雙方上市前戰(zhàn)即已打響。
彼時,京東已經完成第四輪融資,前四輪融資額分別為1000萬美元、2100萬美元、15億美元以及7億美元,融資總金額接近23億美元,刷新了中國電商企業(yè)融資的新紀錄。風投的不斷加碼無疑客觀加速京東上市資本套現(xiàn)沖動。
與此相對應的是,京東商城CEO劉強東亦在此前多個場合公開放言稱“京東商城最早將于2013年在美國或中國香港上市!
而一邊,阿里巴巴的上市計劃也箭在弦上。有市場傳聞稱,阿里巴巴極有可能在2013年的第四季度實現(xiàn)IPO。
伴隨時間推移,雙方IPO預熱已經由對外輿論大戰(zhàn)向對內實體層面過度。2013年5月,阿里巴巴的內部股發(fā)售已經如火如荼,“已經到了70美元一股的價格還有很多員工在搶。”一位阿里巴巴內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。
兩個月后,阿里整體上市計劃逐步清晰。彼時媒體報道稱,阿里巴巴最快于當年9月在香港整體上市!鞍⒗锶ツ晗愀凵鲜杏媱澗褪菫榱藸帗寚鴥入娚痰谝还,決不能落在京東之后!鼻笆霭⒗飪炔咳耸窟M一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。
但最終,阿里香港上市意外遇阻,只能將IPO計劃暫時擱置。
這無疑給京東提供“先聲奪人”的機會。1月30日晚,京東商城正式提交IPO招股書,準備赴美上市,計劃最高融資15億美元。
出乎意料的是,隨后不久京東的上市計劃即遭遇變數。
事實上,在阿里三大平臺業(yè)務——淘寶、天貓、聚劃算交易量暴增影響下,京東早已倍感壓力重重,與移動端霸主騰訊的合作無疑成為對抗淘寶的殺手锏。
2014年3月10日,騰訊控股發(fā)布公告宣布,與京東建立戰(zhàn)略合作伙伴關系,此交易中,京東將獲得騰訊B2C平臺QQ網購和C2C平臺拍拍網100%權益、物流人員和資產,及易迅網的少數股權和購買易迅網剩余股權權利,作為交換,騰訊將以2.15億美元入股京東,獲得約15%的股權。
而騰訊入股也相應推遲了京東上市計劃。直至2014年3月21日晚,京東第二次提交招股書,除披露騰訊入股一事,還更新了截至2013年末的各項財務數據。
此間,阿里巴巴的IPO腳步亦從未停留。2014年3月16日,阿里宣布啟動赴美上市。此后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,阿里巴集團于3月25日在香港召開首次上市討論會,與6家股票承銷商討論在美IPO事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