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文HauteCouture,如今中譯為“高級定制”或“高級訂制”。Haute,表示頂級,Couture指時裝縫制、刺繡等手工藝。
但事實上,HauteCouture不僅僅代表了字面之意,更具有法律意義。只有經(jīng)過法國高級時裝公會認證的設計品牌或工作室才能使用“HauteCouture”這一名稱,這些品牌一年一更新。
為了維護“HauteCouture”的權(quán)威和地位,“HauteCouture”的認證程序十分繁瑣,條件也是具體而苛刻,比如:該品牌在巴黎要有自己的工作室并雇傭至少20名雇員,每年參加時裝公會的兩次時裝發(fā)布等等。若沒有通過認證而私自稱自己為“HauteCouture”,則屬于違法。
但在中國,雖然沒有哪個設計師把自己的作品稱為“HauteCouture”,但卻有很多設計師稱自己的作品為“高級定制”,恰巧與“HauteCouture”的中譯名相同。
十多年來,“高級定制”這個概念在中國從鮮為人知到異常火爆。光在北京,標榜自己是高級定制的品牌或工作室便有上千家,其中知名度較高的有在這個領(lǐng)域耕耘多年的郭培和她的玫瑰坊,也有受邀參加巴黎高級時裝周、曾為彭麗媛設計服裝的馬可和“無用”品牌,受到帕里斯希爾頓青睞的上海設計師陸坤和他的“鏡子”工作室,以及不久前剛在中國國際時裝周舉辦時裝秀、曾為影星楊冪設計婚紗的王培沂與他的AlexWang定制工作室。
郭培這樣解釋中國的高級定制時裝概念:“‘高定’在中國,概念到現(xiàn)在還是很含糊的,沒有定義,比一般的裁縫高級一點。”她認為,“高定”時裝在中國很普遍、很混亂,沒有行業(yè)標準管理,沒有高定服裝協(xié)會,屬于一種初期發(fā)展的蓬勃狀態(tài)。中國服裝協(xié)會曾討論過為“高定”制訂標準,卻連名字都很難確定。
由于缺乏官方標準和定義,私人訂制和高級定制的概念常被弄混,中國媒體在報道的時候也毫不吝嗇“高級定制設計師”的名頭。而“高定”服裝的高價位和高端客戶群也為許多設計師所向往,導致中國的高級定制時裝沒有門檻,一些在校生和剛畢業(yè)不久的設計師也以“高級定制”來吸引客戶。北京服裝學院一位大三學生,已把高級定制作為自己創(chuàng)業(yè)工作室的項目之一。
另一位今年剛畢業(yè)、創(chuàng)立RyANWAG的年輕設計師RyanWang也在籌劃高制定制。他解釋自己想做高級定制的原因是因為原創(chuàng)設計現(xiàn)在鋪天蓋地,要想突出,就要往高檔了去做,尋找更高層次的客戶群。他承認需要積淀很長的時間才能做“高定”,需要“一步一步來”,但又覺得自己剛畢業(yè)做高定“算是一個勇氣吧”。
在中國設計師陸坤眼中,高級定制除了那些嚴苛的標準之外,更包括品牌背后的價值和服務。再者,高級定制的布料應由特殊的廠家生產(chǎn),這些都是初出茅廬的設計師難以接觸到的。
郭培說,做“高定”,設計師要具備專業(yè)設計能力,要特別通懂工藝和材料,十年才能有初步了解;“高定”工藝不是讓打板師、剪裁師去做就行的,設計師本身要懂質(zhì)感、剪裁、手工、裝飾等全部的工藝,5年才能成為好的剪裁師,“高定”打板師也要至少5年,學校那一點知識都不能領(lǐng)進門。已入行28年的她笑稱自己“最近才向‘高定’邁出一只腳。”已有設計定制服裝10年以上經(jīng)驗的陸坤也謙虛地稱自己“沒資格”做“高定”,一直在學習。
一些想要或者聲稱自己正在做“高定”的中國年輕設計師正在為這一類型的時裝帶來新想法。Judy畢業(yè)于倫敦藝術(shù)大學,曾在英國高級定制男裝品牌赫迪雅曼(HardyAmies)實習,目前擔任該品牌的中國市場顧問。西方的成衣大多不適用于中國人的體型,因此她常介紹英國華人到歷史悠久的定制男裝店去!爸袊瞬皇窍M能力不夠,而是不了解!彼f。她希望未來能做“高定”,也能做媒體人,“把英國生活方式和品牌介紹到中國來,把中國的加工廠介紹到英國去。”
雖然“高級定制”時裝被稱為時裝界“皇冠上的明珠”,一些時裝設計師將其看做是事業(yè)的最高追求和理想,它的利潤卻不像表面那么光鮮!案叨ú毁嶅X”也不是秘密。Chanel、Valentino等老牌時裝仍堅持開設HauteCouture產(chǎn)品線,一為品牌增值,二為豐富品牌故事,為此折本賺吆喝。
在凡事追求效率與結(jié)果的中國,不知道這種“不賺錢”的前景,是否會讓這股“高定熱”降下溫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