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雷卡米爾不是時尚中人,他是生意人。他決定對路易威登實行一項“垂直整合”的策略:他踢走了中間商,開設路易威登直接管理的直營店。這在奢侈品行業(yè)是一項重要的改革,在財政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。短短幾年,路易威登的利潤上升到驚人的40%,而他們大多數(shù)的競爭者只能賺到15%-25%的利潤。
奢侈品專賣店產(chǎn)業(yè)“垂直整合”的結果目前我們看到的奢侈品牌多是坐落在大街上的直營店。其實原本并非如此,這是奢侈品行業(yè)一項重要改革的結果,也與路易威登有關。
產(chǎn)地標簽的秘密
手袋有著驚人的利潤空間
今天,當你走進世界任何地方的奢侈品商店,你都會發(fā)現(xiàn)自己被手袋包圍著。他們是最容易售賣的豪華時尚品,原因是它們不需要尺寸和試穿:你只需要看看,倘若喜歡,你就買下了。這就成交了。
它們比香水更容易創(chuàng)建和生產(chǎn),是利潤空間卻讓人震驚:大部分奢侈品品牌手袋的利潤是其制造成本的10-12倍。在路易威登,利潤達到了制造成本的13部。手袋是當下推動奢侈品業(yè)的引擎。根據(jù)蔻馳(Coach)的消費者年度調查,2000年美國婦女平均每人購買兩只新手袋;截止到2004年,數(shù)據(jù)變成了超過4只。在東京路易威登超大的四層環(huán)球店中,全部銷售額的40%來自首層店面,那里只銷售花押字包、錢包以及其他小皮具。
小奢侈品品牌公司規(guī)模都比較小
當今奢侈品行業(yè)60%的市場份額被35個主要品牌所掌控,像路易威登、古馳、普拉達、喬治阿瑪尼、愛馬仕以及香奈兒這些品牌年營業(yè)額都在10億美元以上。其實多數(shù)我們津津樂道的奢侈品牌都是18世紀、19世紀卑微的匠人們?yōu)橥跏抑圃炀朗止ぶ破范鴦?chuàng)立的。在波旁家族和波拿巴家族統(tǒng)治法國期間,現(xiàn)代人熟知的奢侈品在法國就誕生了。
19世紀末,王權沒落,資產(chǎn)階級興起,歐洲貴族和美國名門精英,諸如范德比爾家族、阿斯特家族、惠特尼家族等組成一個封閉的圈子,奢侈品成為他們的專屬領地。奢侈品是專屬于上流社會的生活元素,猶如有資格加入的高級俱樂部,或者是擁有一個名門姓氏,是令人期待的。況且它們總是少量生產(chǎn)通常還是定制,只賣給極少數(shù)并且真正上流的顧客。
如今,這些公司仍然冠以創(chuàng)始人的名號,實際上絕大多數(shù)已經(jīng)被商界大亨收購、經(jīng)營。近20年來,他們將單個品牌變成價值數(shù)十億美元的大公司和地球人都知道的大品牌。
可是,你所不知道的是,這些擁有很高知名度的品牌營業(yè)額卻可能很小。在所有行業(yè)里,規(guī)模是用來比較公司或行業(yè)的主要因素,但在奢侈品行業(yè),規(guī)?瓷先ゲ⒉皇悄敲粗匾,有些公司是非常小的。例如,Cardin(卡丹)在全球范圍內銷售額只有1000萬歐元,Carven(卡紛)公司銷售額只有一兩百萬歐元。這點銷售額比德國大眾的一個專賣店的營業(yè)額還少。但是,不可否認,Cardin和Carven在全球范圍內有著不小的品牌影響力。
奢侈品牌對它們的標志、商標全面保護,只向制造商提供每批手袋訂單中一定數(shù)量的標簽。制造商告訴記者,很少有手袋真正使用“MadeinChina”的標簽。即使這樣做,手法也很隱蔽。有的手袋標簽被縫在內部口袋縫線處的底部。而在有的手袋上,標簽印在郵票大小的印有公司商標的皮片別面。讀的時候得用放大鏡。大多數(shù)情況是,手袋上貼的是“MadeinItaly”、“MadeinFrance”或者是“MadeinU.K。”字樣的標簽。
品牌生產(chǎn)商用盡技巧避開“中國制造”的標簽。一家品牌“MadeinChina”的標簽實際上只是張貼在外層包裝上的不干膠貼。當貨品到達意大利的時候,品牌商們會撕掉那層不干膠貼,換上新的“MadeinItaly”的不干膠貼。有的品牌商把全部手袋都放在中國生產(chǎn),除了手柄。手袋運至意大利時才加上手柄;還有些品牌商把勞動最密集的鞋面加工部分放在中國,再到意大利裝上鞋底這些產(chǎn)品統(tǒng)統(tǒng)被打上“MadeinItaly”的標簽。
IT手袋市場營銷術的杰作
18世紀末,歐洲的婦女穿著半透明的不帶口袋的高腰裙,只好把貴重的物品放進袋中,那袋子被看做是現(xiàn)在手袋的前身。19世紀末時,縫紉和刺繡已經(jīng)成為了一種日常活動,上流社會的女性把針線放進華麗的針線袋里。除此之外,身上帶任何其他東西都會被視為失禮:這就是為什么要帶上隨從的原因。
現(xiàn)代手袋在20世紀伴隨著女性參政的出現(xiàn)應運而生。手袋象征新型獨立,意味著隨心所欲地自由來去,離開家也無須告知任何人。很快手袋變成普通消費者的重要配飾。IT手袋現(xiàn)象其實只產(chǎn)生了二十幾年,可以說年輕而有活力,是被奢侈品企業(yè)的市場營銷術一手創(chuàng)造的。90年代的時尚雜志里宣稱,如果你做不到每一季更新衣柜里的衣服,你可以通過一只新手袋來讓你看起來煥然一新。時裝公司把手袋推成前沿商品,讓它們成為越來越有煽動性的商業(yè)廣告中心。手袋成了一種令人迷醉的誘惑。
今天,在一個奢侈品牌的成功中,手袋成了如此重要的因素,以至于古馳(Gucci)集團將圣羅蘭2005年差強人意的銷售額歸咎于它幾季產(chǎn)品中沒有一只風行的手袋。而也是IT包,讓芬迪(Fendi)從一個俗里俗氣的老牌毛皮公司變成了一間頂級奢侈時尚品牌。
路易威登的走紅
路易-威登先生極擅長將漂亮裙子和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打包裝箱,因此成為拿破侖皇后歐仁妮的御用裝箱工和皮箱制造工。皇后的皇家授權令代表了最高榮譽。威登的事業(yè)蓬勃發(fā)展。1859年他決定擴展店面,在巴黎東北方的郊區(qū)買了一畝土地建了一個有兩間房間的工廠,如今成了供游客參觀的路易威登博物館。
十九世紀末到二戰(zhàn)之前的那段時光是個優(yōu)雅的年代,也許是奢侈品最后的真正的黃金時代。那期間威登的兒子喬杰斯在31歲的時候設計了LV最富盛名的“棋盤格”,巧克力棕和米黃色的西洋棋盤圖案,一些棋盤格里有白字寫的“MarqueLouisVuittonDeposee”,表示它是合法登記的商標,“名牌”誕生了。
1977年,威登家族的女婿當年65歲的亨利-雷卡米爾接受路易威登品牌的管理事務。雷卡米爾在研讀了很多書之后發(fā)現(xiàn),在商業(yè)鏈中,零售商特別是擁有特許經(jīng)營權的經(jīng)銷商,拿走了利潤的最大頭。當時大多數(shù)奢侈品公司規(guī)模仍較小,由創(chuàng)始人的家族經(jīng)營,而他們并不善于商業(yè)運作。
如今大多數(shù)的奢侈品牌都采用雷卡米爾的模式,讓上游和下游垂直整合到了一起。
奢侈品業(yè)的變革等級本位走向金錢本位近30年,發(fā)達國家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驚人地增長,男女結婚的年齡越來越晚,這讓他們可以有更多錢花在自己身上。而消費者也普遍比上一代受到更多的教育,走過更多的地方,因此培養(yǎng)出對精致生活的更好品味。
企業(yè)界大亨和金融家從中嗅到了商機。他們從年老的品牌創(chuàng)建人和能力欠缺的繼承人那里巧取豪奪,將家族化的事業(yè)轉為品牌化的企業(yè),將品牌元素比如店面、店員制服、產(chǎn)品甚至開會用的咖啡杯,全部統(tǒng)一化。然后他們瞄準新的目標顧客中間市場。它們是廣泛的社會經(jīng)濟人口,囊括了每一個人,從教師、營業(yè)員到高科技企業(yè)家、豪宅的居住者、粗俗的暴發(fā)戶,甚至犯有罪行的富人。
奢侈品公司的高管解釋說這是為了實現(xiàn)奢侈品的“民主化”,為了讓奢侈品“人皆可得”。聽上去很崇高吧,好像是為了實現(xiàn)共產(chǎn)主義社會。實際上目標精準明確:想盡辦法賺取更多利潤。
查爾斯-沃斯第一位時尚教父
查爾斯-沃斯被尊稱為現(xiàn)代高級定制女裝之父。19世紀中期,女人們都穿體積膨大的裙裝,裙子下面是層層疊疊的襯裙,也叫襯裙架。后來沃斯發(fā)明了裙撐。
沃斯之所以被稱為現(xiàn)代高級定制之父是因為他不像同行那樣,只制作被要求定做的衣服。他每季都要設計出一季時裝供顧客挑選。他是第一批舉辦時裝秀展示新裝的設計師之一,還是第一個把簽名標簽縫在衣服上的設計師。
他決定了什么是時尚潮流,之后才有人群起效仿!芭藗?yōu)榱吮凰b扮,愿意放下任何身段。”當時的歷史學家希波利提-泰恩評價。
奧斯卡典禮-奢侈品牌最重要的宣傳機會
奧斯卡頒獎典禮是最盛大的名流盛會,也是奢侈品牌最重要的宣傳機會。哈利-溫斯頓(HarryWinston)珠寶公司的卡洛爾-布羅迪告訴記者,如果一個名人在奧斯卡頒獎禮的紅地毯上被拍到穿戴著你家的產(chǎn)品,那么“每個月的銷售額都會沖高一次”,而且會持續(xù)好幾年。打扮明星是吸引注意力最有效的方式!
烏瑪-瑟曼讓普拉達(Prada)成名,查理茲-塞隆幫王薇薇(VeraWang)打響了知名度,哈莉-貝瑞造就了艾利-薩巴(ElieSaab)。
有時明星經(jīng)紀公司甚至會和品牌簽訂協(xié)議,品牌則表明自己的要求:照片中胸針一定要在腰部以上;耳環(huán)要讓人清楚看見,所以頭發(fā)要束起來;明星必須在全國性的電視頻道上說這個品牌的名字2-4次;如果明星被問到服飾,一定要清楚肯定地說出品牌名稱。
香水其實沒有所謂的前香、中香和后香
如果是香奈兒、巴杜以及愛馬仕以外的品牌想推出一款新香水,首先要匯總出一個概要,用來說明它希望設計出什么樣的香水,再邀各個香料香精公司競標。
相比香水的黃金時代,實乃今非昔比,不再是香水師和設計師一邊共進午餐一邊暢想新香水;今天的“概要”包括銷售主管根據(jù)投票、數(shù)據(jù)調查和銷售指數(shù)寫出來的內容,通常只是想當然的觀點和市場狀況。
以迪奧在1990年代末推出的“真我”香水為例,它在給奎斯特公司的概要中寫道:這款香水應該“像高跟鞋一樣性感,像托德斯!
如果香料香精公司有興趣,它們會接下這個單子,讓它的香水師投入工作。平均每一家大公司都在同時做10—15個項目。三周后,香水實驗室給名牌的香水主管們交出“測試樣本”。假如主管們選中了其中一個樣本,一開始會先定2—3噸香水,如果賣得好會再加單。
香水師艾林納證實了一些關于香水鼻子的傳聞比如他不吃大蒜,而且他家里沒有任何味道。不過他揭穿了其他荒誕說法,比如所謂的香水前調、基調。“那是胡扯,”他講“你聞香水的時候,聞到的是所有的氣味!蔽覇査谱髂惺肯闼团肯闼牟煌櫚櫛亲,輕蔑得揮揮手:“那不過是市場銷售伎倆罷了!
(來源:ONLYLADY女人志)